见到我之后她用怜悯的眼神看了我一眼说:你看起来很疲惫。

我相信她说的一定是自己的真实感觉,因为我能感觉到自己的疲惫。

我总是睡不醒,而且时时刻刻都感觉自己在工作,这种紧张感要到晚上困到不行时才消除。

活着已经让我用尽了全力,但依旧跟周围的人差了一截。

或许有我这般感受的人并不在少数,即使非常努力,依旧没有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而且每年总会有那么一两次会莫名其妙地发火,或者跟家人或者跟路人会大吵一顿,争吵时的我有些歇斯底里,情绪失控。

发完火之后,感觉世界瞬间归于平静。

也许,这就是成年人的崩溃,长期的压力积攒在那一瞬间,看上去小题大做,其实是重压之下的发泄。

男人们压力大了可以抽烟喝酒,在喷云吐雾和一场宿醉后将压力释放,哪怕醉卧街头也无人取笑,但是女人呢?她们的压力靠什么来释放呢?

也许就是某一瞬间的蛮不讲理,也许就是某件事上的小题大做。

我记得《在远方》中的霍梅坚强努力,她深爱着刘云天,但是刘云天对她来说总是高高在上,霍梅想证明自己,她努力工作,脱离刘云天后自己开始创业,但却始终无法得到刘云天的认可,霍梅感觉到疲累,而霍梅在阿畅的心目中的位置恰好等同于刘云天在霍梅心目中的位置,霍梅看到阿畅在自己面前卑微的样子,仿佛看到另外一个自己。

在阿畅安慰她的那一刻,她仿佛看到了不被刘云天认可的自己,纵使再努力也不会让刘云天动心,正好当时事业上又出了问题,她失落的情绪使阿畅倍感心疼,当阿畅想伸出手安慰霍梅时,却被霍梅突然的情绪崩溃弄到不知所措:

你别碰我!霍梅大声嘶喊着,情绪瞬间崩溃,其实她不是讨厌阿畅,而是讨厌和阿畅一样的自己。

我们努力向上追逐,但却总被想要的生活远远的甩在身后。我们用尽全力,也没能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这大概就是成年人的崩溃。

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

有一次人走在马路上,思绪突然被前方激烈争吵的两个人触动,很多人围过去看热闹,而我在那一刻选择默默走开,我也曾和他们一样跟别人为了鸡毛蒜皮的小事争吵过啊。

我说服不了领导,让我重写的那一瞬间我情绪崩溃了,直接甩门走人。

你说事大吗?小得可笑,但是就是那一瞬间,当有人不尊重你的劳动成果时,你的不满情绪会击退你所有的理性。

跟领导硬杠了几句之后,我被调到了根本就不想去的部门。

这是我崩溃的代价,但我知道,假使现在明知还有别的解决办法却不用,非要让我重复相同的工作,而且这工作还不能简单搞定,我可能还会崩溃。

我记得当时领导说了这样一句话:你的工作内容里有服从的职责,换句话说,不让你说话的时候,你没有说话的权力。

好吧,没有话语权,这大概是最让人无力的感觉。

生活的压力有着聚沙成塔的威力,有时会压到人喘不过气来,偶尔的发泄和崩溃反倒是一种良性的释放。

其实我很讨厌一个词——完美,生而为人,穿行于人潮人海中,你可能一个不小心就会吵醒正在睡觉的小鸟,踩到正在茁壮成长的青苗,还可能会踩死正在奋力向前爬的虫子,打乱一幕非常宁静的画面——我们原本就不可能完美,但总有人力求完美,不但要求自己完美,同时也要求别人完美。

其实我喜欢我的一个朋友说的一句话,她说:人啊,不要太好了,可以有一点点不良爱好,让不良的情绪得到舒缓,当你感觉压力大的时候,如果抽颗烟能释放不良情绪,那你不妨抽它一支;如果一场宿醉能让你放下执念、放下不快,那就大醉一场吧;如果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能让你抛开太重的压力,那你就放下手头的工作去与自然对话——所有的一切,只要不伤及他人,不必追求什么完美。

人生在世,不要太好,也不要太坏,古人云“多行不义必自毙”,又云“慧极必伤,人善被人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感觉到疲累,就把工作放一放,很多时候,你以为你的付出会得到别人的回报,事实上,你的付出在别人眼里早已成为习惯,你的累你不说别人无法感知,没有要求你必须付出,很多时候是责任使然,但如果太累了,不妨暂时放下责任。

善待自己,才能更好的善待别人,中年人的崩溃,其实就是生活压力积累到一定程度的释放。

如果你看到某个中年人小突然小题大做发脾气,其实他不只是不满意你,而是不满意自己的人生。

如果你看到深夜街角有人醉卧在那里,在人群里看到一个声嘶力竭的女人,请不要嘲笑他们的失态,也许,那就是中年人的崩溃。